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动态新闻 > 正文

杀牛巷里面的地摊

  1. 添加时间:2022-08-09
  2. 文章来源:未知
  3. 添加者:admin
  4. 阅读次数:

  据说,龙泉驿区著名的客家文化就是从这条巷子“走”出去的。最近,这条巷子突然“网红”了起来,原因是这里品种繁多、众彩纷纭的地摊让人目不暇接,各类地摊堆满了小巷,许多慕名前来的市民纷至沓来。百度说:成都还有一条杀牛巷,在武侯区,那里就是杀牛的地方,不过这是解放前的事了。杀牛巷是“牛羊屠场”,前身是民国时期皇城坝西侧的“小西巷屠宰场”。民国初期,成都屠宰牛羊主要集中在“皇城坝”,宰牛(羊)、剥皮、剔骨、煮牛(羊)杂、炼牛(羊)油,定点挂架或走街串巷零售牛羊肉,百姓以此为生计。杀牛巷牛羊屠场所宰之牛,凭淘汰证明购入。淘汰标准:黄牛一般为13岁,水牛一般为18岁以上。据记载,1980—1988年,累计宰牛102014头,宰羊52182头,年平均宰牛11335头,宰羊5798头。其中,1980年宰牛21319头,创历史最高纪录。

  端午节后,在一个树影婆娑的上午,我们十来个照相和画画的人相约西河去,实地考察一下哪里非常闹热的地摊经济,一进巷子,“爬”在墙上的那头大水牛就蹦了出来,呀!还真是一条非常牛气的“宰牛巷”,具有客家风味的客家粽子一拥而上的映入我们眼帘,小陈帅哥说,西河杀牛巷居住了很多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客家人,有人说: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,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,哪里有阳光,哪里就有客家人,哪里有一片土,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,艰苦创业,繁衍子孙。我们摆好画架,拿出相机,用一两个小时,对这条巷子的人文和生活进行了地深刻的挖掘.....

上一篇:凯皇瘸腿太可惜很多人建议用柱间细胞修补?想法太天真了        下一篇:天马科技:鳗业是我国渔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鳗鱼养殖是我国特色淡水

最近更新